
内家拳的修炼,蕴含着无尽的奥秘,其中尾椎骨和海底穴的重要性,非亲身经历者难以洞悉。常人的海底穴往往松垮或凹陷,然而当内家拳修炼到一定程度,这个部位会顶出且饱满,就如同内功高深者太阳穴的鼓起,这是内部精炁旺盛的外显。然而,若放纵性欲,这饱满之态又会回缩。修炼太极,讲究用意不用力,起初要去除浮力,即摒弃肌肉用力的习惯。这个过程并不轻松,会经历困倦、无力、昏沉和嗜睡的阶段,但坚持过后,新力渐生。这新力源于筋膜骨的合力,不用时悄然无息,用时则如惊天霹雳。当浮力褪去,新力萌生,身体内部会呈现出一种发空的景象,犹如未动的风箱,空空如也,四肢运动变得空空松松。此时,精神逐渐旺盛,走路变得轻松自在,不着力却能行远,仿佛能与空气相融,内劲也就此渐生。行拳练功至一定阶段,身体会有通透之感,尤以太极拳为甚,每一式都别有韵味。尾椎骨活了,成为每一式的发动机,抖动起来能带动全身颤动,似弹簧般有力。紧接着,脊椎骨也整体活跃,力量不再源于胳臂腿,而是源自脊椎。尾椎发动,脊柱发力,传至四肢,脊柱随意晃动,如风魔般迅猛。内家拳的步法犹如猫步,轻柔无声,提劲而行。凡是脚底板哐哐响的,皆为错练。所谓涌泉发力,并非内气从涌泉出入,而是重心在脚跟与前脚掌间的自然转换,是本能的激发,而非刻意为之。内家拳讲究内开外合,开是搜骨,筋长骨开;合则归一,开合一气。形意拳前脚撇开,关键在于胯,胯为总轴,胯开则周身开。内家三拳,重点在脚而非手,用脚走拳,脚上有功夫,腰胯方能显现。内家拳强调整体,以腰胯带动,换劲便是将膀子的力转为腰胯之力,融入日常生活,即为功夫。内家拳的修炼,是一场对身心的深度磨砺,是对自我潜能的不断挖掘。它不仅仅是一种武术技艺,更是一种对生命奥秘的探索,对身心和谐的追求。在这漫长的修炼之路上,唯有坚守初心,用心体悟,方能领略其中的无尽妙处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个人配资是否属于非法经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